近期,恒大汽车再度冲上热搜,究其原因是被要求退还19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;而恒大汽车方面明确如退还补贴则会对公司运作产生相当程度影响,但之后随即出现转机,其迎来所谓的“神秘买家”,复盘之后一度飙涨。
“神秘买家”会是谁呢?
显然不会是纽顿集团,于是出现了网传信息称之为小米汽车!作为最新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小米汽车收购恒大汽车似乎也说得通,毕竟现在正处于产能有限的阶段,当然关于产能是否有限的争论也是存在的,只不过那是另一个话题。
然而小米汽车并不会收购恒大汽车,因为小米公司发言人已经发布辟谣声明。
现在话题焦点又回到了恒大汽车,究竟是哪家企业会为恒大汽车输血再度成谜;现在的状况是恒大汽车有31.45亿股是潜在待售股份,通过这一次交易究竟能为恒大带来怎样的转机依然难以预测。首先恒大欠下的19亿元补贴是需要退还的,其次还需要盘活已停工停产的工厂,如果不能重启造车业务的话,现在不论做什么也都只是在拖时间。
同时就汽车产业现状来看,行业与市场是否需要恒大汽车也是值得商榷的。
量产汽车品牌有上百个,量产车有上千款,市场竞争非常激烈;具体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还要面对产品与技术同质化的难题,车辆硬件平台的技术探索已到瓶颈期,在固态电池的风口没有完全打开之前很难再有突破口。于是各大车企都将市场份额争夺战的突围方向转向营销,以至于出现车企高管纷纷下场“卖艺”的现象。另一个突破口则是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,其中的智驾系统又存在非常高的风险,智能座舱系统生态的建设则需要很长的周期。
现在的恒大汽车即便能立刻复工复产,以其目前的产品线也很难与迭代周期缩短至几个月的竞品抗衡。
所以恒大汽车的下一步会如何走、会往哪个方向迈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或许现在的恒大汽车最佳归宿就是等待被收购;然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含金量越来越低,产能开不足也是客观事实,此时会不会有买家的出现呢?只有拭目以待。
现象解读:
汽车企业属于工业企业,未来将与科技企业融合,所以跨界造车或涉足汽车领域相关业务的企业多为科技企业,比如小米、华为、百度、阿里、腾讯等;传统企业造车往往很难有所作为,即便是与科技企业有一定关联的传统家电制造企业也不例外,格力、创维等车企都是前车之鉴。跨度更大的传统领域则更难与汽车产业融合,恒大等与地产商有一定关联的新势力汽车品牌几乎全军覆没!优秀的汽车不是有钱就能造出来的。
优秀的智能汽车需要互联网思维,优秀的传统汽车需要长期的沉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