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保险是大家在买完新车之后都要参保的,但近日有不少车主在网络上吐槽,新能源汽车的保修价格水涨船高,出险一次价格翻倍,从原来的四千元到如今的八千元,让人很是唏嘘,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!
为何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放宽了,价格却没有延续传统燃油车的走位,达到“让利”的目的呢?
在小红书和车主社群里,不少车主反映新能源车的保费涨了,只是不同的车上涨幅度不同,而其中,有的车出过险,也有的并未出过险。从车主们的反馈来看,若出过险,保费涨幅多在30%至100%之间。
不过,在一片“吐槽”保费上涨的声音中,也有车主表示:“我的车今年保费下降了。”
而保费下降的车主,普遍提到其车辆没有出过险,并认为出险就是其他车主保费上涨的主要原因。“保险公司续保,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,你系统风险高。年龄大小、里程多少、事故次数、违章情况、是否注册顺风车等,这些都会影响评分。”
“难道跟新闻上说的一样,是自主定价系数放开导致的,让好车主的保费更低,让‘不好’的车主保费更高?”王先生抛出这样的疑问。
保费涨价背后 暗藏哪些因素?
王先生口中的“新闻”,就是此前监管部门向财险公司等相关方下发的《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。在这份《征求意见稿》中,提出推进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.5至1.5执行,提升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能力。同时,鼓励行业研究推出“基础+变动”组合保险产品,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。
“目前还没接到监管部门通知,新能源车自主定价系数仍执行0.65至1.35。”某保司车险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。
那么,为何会有很多车主反映自己的保费涨了呢?据业内人士介绍,影响车险保费的因素主要有三个:一是NCD系数(无赔款优待系数),简单来讲就是出险越少保费越低,反之则越高;二是交通违章系数,违章行为将导致保费上升,不过这仅在个别地区适用;三是自主定价系数,这是保险公司对客户及车辆风险的综合判断。
在自主定价系数中,保司可以加入很多风险测算的维度,比如车主的驾驶习惯、品牌车型负担比等。
“不同保司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价模型不尽相同,但主要都会考虑将品牌、车型、车辆用途、历史出险和赔付情况、维修成本、与驾驶行为有关的一些车主相关信息等作为定价因子。”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如果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,触发险企定价模型中的某些因子,就可能影响保费。
为何有一些车主没有出险和违章的记录,保费还会上涨?这背后有没有其他原因?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提“品牌车型负担比”这一指标了。这一指标类似市场上的汽车零整比系数,简单说就是把整车拆成各个配件,合计价格和新车售价对比。负担比可以理解为出险后可维修价值和车价的比。
“例如某一些品牌的车维修成本很高,所以保司会将这个品牌的车型保费价格整体调高。”某车险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,某品牌的车,由于整体赔付率和赔付成本都很高,所以保司对这一品牌的车型整体涨价。
“车主喊贵,保司喊亏” 这种矛盾如何破解?
保司为何会如此惧怕赔付率和赔付成本呢?说到底,还是跟当前新能源车险整体基本不盈利有关。
“新能源车险的整综合成本率每年都在攀升,2022年接近盈亏平衡,但那是新冠疫情原因导致的。随着今年私家车出行量的上升,新能源车险业务就开始出现亏损。”某保险中介平台车险业务负责人表示,即便是行业第一梯队的保司,其2023年新能源车业务也是亏损的。
此前,人保财险总裁于泽曾判断,整个行业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大概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以上。
除却赔付率,赔付成本高也是制约新能源车险盈利的原因之一。而导致赔付较高的原因又有很多,包括新能源车的一体化结构和加装的智能设备使得维修成本高,很多新能源车被用于网约车经营但却按照家用车投保,以及新能源车的车主较燃油车车主普遍年轻化且驾驶经验较少。
“因此,多数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也处于承保亏损的状态,故而险企根据历史经验和赔付数据调整车险定价,也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。”周瑾表示。
“车主喊贵、保司喊亏”的情况是近两年新能源车险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解?周瑾认为,随着险企经营新能源车险的经验和数据积累,可能会有更多的因子被纳入到定价模型中去,尤其是如果险企可以和车企共享更多车主驾驶行为有关的数据,譬如在加速、转弯、刹车、变道时的一些个性化的行为习惯,车险保费定价也将会更加精细化。
就当前而言,相关的数据积累显然是不够的,所以在业内看来短时间内保司很难快速解决这一问题。不过,车主也可以从自身做起,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,尽量不出险或减少出险次数,降低汽车的保费系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