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科技给大家分享各类生活学习资讯!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汽车头条 > 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汽车仅仅是一辆运输工具,在如今卷王横空出世的现在,新能源车配置逐渐增强,慢慢的带入了数码电子产品,到现在,各种高配都安排上,没想到,卷到最后,竟开始卷起了智能座舱。这真的会是新能源车最终的创新目标吗?

“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,下半场是智能化”。智能座舱仅仅是智能化的其中一个方面,但在这一领域,车企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,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,都来到比较接近的水准。因此处于行业上游的供应商们,拿出怎样的技术优势,或将影响到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速度。

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芯片篇:追求高算力的时代已经到来

高通:仍是智能汽车芯片的首选

高通在科技领域的成就想必不用多说,实际上在汽车领域也深耕了将近20年,在2014年-2021年间发布了四代智能座舱平台,智能座舱芯片从最初的602A、820A,升级成我们熟知的8155芯片和8295芯片。

骁龙602A芯片是高通进入车载芯片市场的“处女作”,用上这款芯片的车型并不多,只有老款奥迪Q7、比亚迪唐等车型,而且智能体验并不是特别好;两年后的发布的骁龙820A芯片,小鹏P7、奥迪A4L、极氪001等车型都应用这一芯片,最大的亮点是智能交互方式得到丰富,不再只有语音控制。如此强大的算力,很快吸引了主打智能化和拥有雄厚家底的汽车品牌,比如奔驰、蔚来、极氪、极越等等。

值得留意的是,就在不少国产品牌开始卷8295芯片时,合资品牌才开始卷8155芯片,比如丰田第九代凯美瑞、大众全新一代迈腾等等。高通座舱芯片的优势不仅是先发带来的知名度,更是其在移动终端领域对于图形渲染能力的理解、通信网络连接的能力等。

联发科联合英伟达:靠AI打破高通的垄断?

在智能座舱芯片领域,高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,联发科是高通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。在2020年以前,联发科推出MT2712芯片和MT8666芯片来对抗高通的820A芯片和8155芯片,然而其制程工艺和算力都比不上高通骁龙芯片,但好在性价比高,在海外品牌的某些车型中也有应用,只是很难杀出主流市场。

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为此,联发科为了推出更高端的座舱芯片外,也选择与英伟达联手。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处于主导地位,自动驾驶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在过去本就有着清晰的分界线,但为了控制成本,逐渐有车企期望用一块芯片来共同控制座舱和智能驾驶,舱驾一体逐步成为趋势,英伟达也已经发布了舱驾一体的融合芯片。

联发科之所以选择与英伟达合作,相信原因之一是顺应了AI大模型的时代需求。自动驾驶芯片的AI能力要远超过座舱芯片,联发科的优势在于低功耗、通信连接,英伟达在图形计算和AI技术上有优势。今年3月份,联发科推出了拥有英伟达技术的天玑座舱芯片,而在4月底发布的旗舰天玑汽车座舱平台,内置了生成式AI引擎,其中4nm工艺的座舱芯片可以在侧端运行70亿参数的AI大模型。

可能大家认为AI大模型对提高我们用车体验没有太直接的作用,但通过体验内置AI大模型的车机系统,发现这类系统除了具备生成式AI功能之外,还可以准别识别模糊的指令,让语音助手的体验大幅提升。

小结:高算力只是“基本功”,软硬协同才是关键

目前来说,高通仍是智能座舱芯片领域的“领头羊”,其8155芯片和8295芯片就已经让众多对手汗颜,但也并非没有竞争压力。

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软硬协同。

从车企的视角来说,用上最强的智能座舱芯片,对打响产品知名度将会起到直接的作用,也更容易被市场认同,然而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而言,智能座舱体验永远是第一位,即便车机用的是很弱的芯片,但我想要的功能都可以比较流畅地实现,自然也会有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。

根据安兔兔Auto公布的车机版性能排行榜,排在前列的四款车型都用上了骁龙8295芯片,值得留意的是龍鹰一号的跑分明明比8155芯片高,但具体到车型上又有不同的呈现。

在电车通的一些测试中,曾发现某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车型在出现车道级导航界面时仍有预期外的卡顿,可见软件优化对于提升车机表现才是关键所在。

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:某个参数出众不代表芯片的性能,也不能代表具体车型的性能表现,而且高算力的芯片只是获得流畅体验的基础,要想做好智能座舱需要做好软硬协同。

屏幕篇:尺寸大、数量多、花样多

芯片是处于最上游的供应商,来到中游就是车载屏幕。作为“智能化入口”的显示屏,一直是智能汽车座舱中重要的核心零部件,而且除了显示信息逐步丰富之外,现阶段还分化出中控屏、仪表盘、HUD抬头显示、后排屏幕、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等不同用途的车载屏幕。

正因此,车载屏供应商们似乎找到了新的春天。

“传统屏”的突破口在哪?

根据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,2023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的前装市场出货量约为2.1亿片,同比增长7%,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的面板厂占据全球车载显示市场出货份额的44%,处于全球领先地位。显然,这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。

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银河E8搭载的45英寸8K无界智慧屏,来自中国的京东方;极越01搭载的35.6英寸6K高清中控大屏显示方案,是集度与TCL华星联合打造的;LG显示也发布了57英寸P2P一体LCD液晶显示屏,还拥有曲率半径为3500R的自然曲面效果。

当然,大尺寸的屏幕其实其中一个差异化优势。经过查阅发现,各家供应商和车企已经开始整出不少花活,比如康宁与天马微电子、广汽合作推出柔性OLED驾驶舱显示屏,大陆集团发布了采用3D水晶外壳的汽车显示屏等等,此外还有车载防窥屏、异性屏等其他分支。虽说目前还没有量产上车,但也给显示屏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。

HUD、电子外后视镜等“新兴屏”,成弯道超车关键?

值得留意的是,原本专攻显示屏领域的供应商,也逐步开拓HUD、电子外后视镜等业务。尤其是HUD抬头显示技术,被各大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广泛应用,而且不仅要求呈现基本的车况、路况信息,像仰望U8、问界M9等车型还要求呈现出丰富的画面信息,HUD领域也呈现出W-HUD、AR-HUD两种技术流。

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,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W/AR-HUD的新车交付了225.43万辆,市场渗透率突破10%,处于逐年走高的状态,而且本土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2%,首次超过了传统外资供应商。其中,未来黑科技、泽景科技、华阳多媒体、华为等企业比较瞩目,除此之外,华星光电、京东方和海信等厂商也介入到HUD业务。

相比传统光学外后视镜,电子外后视镜的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,不仅能降低风阻,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炫光和夜景对驾驶者的影响。除此之外,德赛西威现在还能做到将电子外后视镜与智能驾驶功能联动,将变道提醒、后车预警等功能集成到电子后视镜中。

不过,视野固定、画面延迟、故障率偏高、耗电量高等问题依然被不少消费者吐槽,不过每项创新技术量产前期,都会引起不少争议,但只要新技术有需求,这些争议都会成为供应商们吸收的养分,从而让新技术走向成熟,而且这些争议证明,各家供应商在电子外后视镜领域还有可提升的空间,现阶段的电子外后视镜肯定不是“最终形态”。

小结:无论“传统”还是“新兴”,屏幕仍有发展空间

结合供应商的动作来看,车载屏领域正发生微妙的变化。针对中控屏、仪表盘等“传统屏”,车型不再简单地只放一块简单的屏幕,而是想办法与车内人员有更多的互动,比如极氪007的屏幕可以左右旋转,智己LS7的屏幕支持上升和下降,第三代荣威RX5的中控屏可滑移,还有搭载几乎贯穿整个中控台的屏幕的奔驰EQS、银河E8等,小米SU7的中控屏还支持多个配件的拓展。

这些变化确实进一步刺激车载屏领域的活力,只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,中控屏+仪表盘就已经够用,像副驾驶屏、后排屏、HUD、电子外后视镜屏幕等“新兴屏”,不是消费者的用车痛点,在这领域做得到只是锦上添花罢了。

或者直接点说,即便供应商在这些“新兴屏”领域发力,对消费者很有可能是无关痛痒的,甚至最后可能只是车企用来宣传的一环罢了。但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是,车载屏是“智能化入口”,车企在这方面的要求不会越来越低,而且随着车市价格战的加剧,车企要求供应商降低报价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。

这也意味着,即便是对消费者无关痛痒的车载屏,供应商需要同时做到技术迭代和降本增效两件事。

识别技术篇:声音和脸卷到头了,开始卷手势

语音识别和脸部识别,似乎难以打破瓶颈

语音识别已经是智能座舱的“基本功”,车企要想实现识别率精准的语音识别功能已经有两条路可以走,一是与科大讯飞、思必驰、腾讯等第三方企业合作,二是走小鹏、小米的路线,智能语音技术框架全靠自研搭建。

而且按照现阶段的语音识别技术来说,普通话的识别率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,部分车型还支持粤语、四川话、东北话等语言,主要的使用痛点是驾驶者说的普通话不够标准。如今,语音识别系统识别非标准普通话还是很困难,而且不同地区用户的口音也有所不同。

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面对这样的情况,消费者可以通过手动操控来解决,但不得不说,车企和供应商要想克服这一点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,而且即便可以实现非标准普通话的高识别率,最后的市场收益可能也要远低于前期投入的成本。

除了语音识别之外,脸部识别技术其实很早应用在车上,现阶段的人脸识别主要有两个功能,验证驾驶者身份和驾驶者行为分析,而市面上在脸部识别技术中做得比较好的供应商有未动科技、地平线、虹软科技、中科创达等等。

也就是说,各车企在语音识别其实已经卷到头了,卷手势识别和脸部识别才是长远之计。

手势控制,理想和长城开了好头

从2013年谷歌宣布研发利用手势控制汽车的技术开始,越来越多车企跟进车载手势控制,比如2015年发布的新款宝马7系和2018年上市的君马SEEK 5,当时的手势控制可以接听电话、控制音量等少量基本操作,但识别的精准度很低,并没有顺利推广。

十年过去了,现在能够将手势控制做得比较实用的只有理想和长城。其中,理想L9用的是来自立胜汽车科技和联创电子的舱内TOF模组和镜头,用来支持车内的手势控制等功能。

长城Coffee OS 3系统搭载的微动手势交互技术基于IR红外传感器,目前暂未查到车内摄像头的供应商是哪家,但目前在IR红外传感器领域做得比较好的供应商有菲力尔、维宁尔、艾睿光电、大立科技等等。

平心而论,仅仅是“过关”的实用性可能很难说服所有的消费者,如果支持手势控制的功能够多,且支持用户自定义,识别精准度、跟进速度也够高的话,相信会有更多消费者为之买单。

小结:识别精准是供应商首要任务

语音和脸部的识别,相比手势识别容易得多,原因其实很简单,语音识别和脸部识别的原理是系统只需要记住少数人的信息,再拿检测结果与少量的已知信息进行对比,而手势控制的原理更像高阶智能驾驶,用标准手势去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手势,自然会很容易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。

一般来讲,生物识别只是实现功能的其中一个途径,如果生物识别的精准度不高,用户自然会选择传统的手动操作。对于供应商来说,识别之后的功能体现不是最关键的,首要任务是将产品的识别率和容错率提升到足够高的位置。

总结:智能座舱还有无限可能

来到2024年,智能座舱的功能不再集中在屏幕里,与屏幕配套的音响和座椅等舒适性配置,也是智能座舱的其中一部分。哈曼卡顿、BOSE、丹拿、Dolby等专业音响品牌开始与车企合作;专门研究零重力座椅的安道拓,将应用在哪吒S中;延锋汽车与智己联合研发零重力浮感座椅的结构、模块和软硬件集成系统,因而智己LS7才能具备座椅和智能的联动。

卷到最后是智能座舱,新能源车要如何创新?

发展到现在,现在的智能座舱在功能上已经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出行需求了,让车企和消费者来说,可能也说不出太多智能座舱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但对于供应商来说,现在恰恰是智能座舱领域发生转变的关键时刻。现如今,车企之间需要在高性价比和差异化方面打出优势,这正是供应商们抢占市占率的最好机会。

未来数年内,智能座舱可能不会有太大的转变,但智能芯片、屏幕等方面仍是车企和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部分,供应商们在这些领域持续推进,想必会找到自身的差异化优势,从而笑到最后,往大了说,还会多多少少会影响到未来数年智能座舱领域的格局。

岚图FREE 318终身质保“坐地起价”,准车主退订不买单

2024/6/19 17:45:29

奥迪又开始了?豪华高档仅需二十万,颜值爆表!

2024/6/19 17:46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