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科技给大家分享各类生活学习资讯!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汽车头条 > 沃尔沃V60试驾感受: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与安全保障

沃尔沃V60试驾感受: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与安全保障

无论名称如何变,本质都一样。所谓旅行车,是将三厢轿车的行李厢升高,与中部车厢连为一体,从而让后部空间比较宽敞,可以携带更多行李,甚至还能将后部变成一张床,因而显得比三厢轿车更为实用。比如,高尔夫行李厢容积380升,高尔夫旅行车行李厢是605升,折叠后排座可以让容积增至1620升。可见,旅行车在实用方面,胜过三厢轿车和两厢轿车。

与欧美相比,我国的车型比较单一,至今也没能做到把一款轿车分化成两门款、旅行款、敞篷款等多种款式。这里有习惯的原因,也有观念的原因,更有汽车生活内容不丰富等原因。咱们虽然已经成为汽车产销大国,可许多人所热衷的,是省钱与性价比。其中最为典型的,是买得起车,舍不得交停车费,宁愿把车停在住宅区周围的路边。

事实上,沃尔沃V60不太适合连停车费都要绞尽脑汁节省的人。首先,它不是一辆便宜车,只适合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。其次,它的主题是丰富生活,只适合注重生活品质的人。第三,它在安全方面下了很多功夫,只适合具有较强安全意识、并愿意为此花钱的人。

沃尔沃V60试驾感受: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与安全保障

此次试驾沃尔沃V60,主要感受在于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和安全保障,接下来,把这3个方面的内容,逐一与您分享。

感受之一:靠它获得更多生活乐趣。

汽车的基本属性是工具。三厢轿车主要是乘坐工具,而旅行车除了乘坐,还是不错的载物工具——后部宽大的行李厢,是其主要优势,载物能力胜过三厢轿车。

您看,4个24英寸的拉杆箱,可以并排放入,不仅高度没有超过遮挡板,前后还有一些富裕空间。

我试了试,在这个富裕空间里,可以容纳3个小型登山包,或者是2个20英寸的拉杆箱。也就是说,在不超过遮挡板的前提下,行李厢里总共可以容纳6个拉杆箱。

宽敞空间所带来的优势,我在试驾过程中,有着切身体验——在前不久的清明节里,我家4大1小,靠着它从北京前往北戴河,度过了一个很开心的假期。当时,车厢里装上娃娃的安全座椅,行李厢里满载着全家人的行李和野餐装备。如果三厢轿车或两厢轿车,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东西。

沃尔沃V60试驾感受: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与安全保障

感受之二:它能带来很不错的驾驶乐趣。

您可能会说,如果换成SUV,这些行李就能轻而易举搁进去吧?

与沃尔沃V60同级的,是沃尔沃XC60,去年我曾试驾过,行李厢的长和宽,与V60很接近,主要优势在于高度,胜过V60,所以,它能容纳5个26英寸的拉杆箱。

凡事有利的同时,自然就会有弊。

在操控方面,轿车往往胜过SUV。原因很简单,由于重心低,弯速就能略高一点儿,从而让您享受到挺不错的驾驶乐趣。

许多人可能都知道,在欧洲那边,轿车是主流。以日常代步为主的话,大都是两厢轿车;兼顾游玩需求的话,往往会是一辆旅行车。

您可能不知道的是,在欧洲那边,开快车是主流。市郊与高速,都是顶着限速上沿,再或多或少超一些,就连山区连续弯道,车速也丝毫不减。市区里,绿灯一亮,个个深踩油门,一大串车鱼贯而出。您就是在路边站上一整天,恐怕也看不到几辆慢车。

也许是为了满足这种驾驶习惯,多数原汁原味的欧洲车,底盘都有不错的表现。这辆V60,就是其中之一。

它的前悬架是双叉臂式,后悬架是多连杆式,悬架中的多数部件,都采用铝合金材质,且后悬架依靠复合材料充当螺旋弹簧,所有这些,都起到提升操控性能的作用。

如果用“软”与“硬”这个较为落伍的二元思维来评价,它的悬架表现偏“硬”,但绝不是火车硬座的那种“硬”,而是一种富有质感的“硬”。事实上,该车的减振令我感到挺舒服,对于振动的过滤,恰到好处。在高速状态下,车与地面有种贴合感,稳定表现相当出色。

沃尔沃V60试驾感受: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与安全保障

底盘出色的表现,再加上比较安静的车内环境,以及做比较讲究的内饰做工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:档次。

40万元级的车,所带来的综合感受,往往与20万元级的车,存在显著差异,就更别说10万元级的车了。这么说,绝非看不起经济车。人们的经济状况各有所别,不同的价位,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。

驾驶乐趣的另一个表现,是动力。

该车的动力是2.0T+8AT,辅以48伏轻混。如果用最少的字总结驾驶感受,我会立刻想到:动力充沛、源源不断。

单以数据而论,比功率0.082千瓦/千克,百公里加速6.8秒,这俩成绩都算上乘。而驾驶当中的主观感受,恐怕要更好一些。首先是初段加速,油门不是很轻盈,但反应敏捷,起步过程干脆利索;其次是中后段加速,很给力,力量感能持续很长时间,超车轻而易举。

当我驾车风驰电掣地从北京开到北戴河时,竟然产生了一些遗憾:2个月前,我在欧洲旅行,租了一辆上牌仅半年的新车,那车标称的数据也不错,可实际表现太拉胯。在丘陵地带,每逢上坡,如果前面有辆动力不错的重型货车,我根本追不上。

当时有V60就好了,可以痛痛快快地享受速度。

动力表现如此之好,除了发动机,变速器也功不可没。一方面是它俩的匹配相当完美——您别小看这一点,国内有不少车、包括畅销车,至今难以做到匹配完美。另一方面,我在试驾中没发现变速有顿挫,一次都没遇到。

至于48伏轻混,无法与真正的混动相提并论,只是一种有限的辅助。最大的好处,第一是发动机启停非常平顺,几乎感受到不到启动时的振动;第二是对于起步阶段的平顺,略有贡献。

关于发动机转速,我记录到的数字是:时速80公里,约1400转/分钟;时速100公里,约1600转/分钟;时速120公里,差一点儿2000转/分钟。

在试驾中,我驾驶它从北京到北戴河,抵达酒店后,仪表显示,全程历时3小时44分钟,平均油耗7.7升。如果将出发阶段扣除(启动后,用了大概10分钟装车,这段时间也被仪表计入;出发后,头几公里在居民区里蠕行,耗时约20分钟),门到门的行驶时长应该是3小时10分钟。

一位友人,与我们同日前往北戴河——因为摇不上号,他在2018年被迫买了电动车——据他说,早上7点43分从家出发,下午2点47分到酒店,全程7小时4分钟。按理说,他家距高速入口,比我近10公里,更占优势,可依旧如此之慢,究其原因,一是中途在汉沽服务区充电近1小时,二是不敢把车速开到120公里。因为,据仪表显示,时速100公里时,百公里电耗约17千瓦时,时速120公里,陡增至27千瓦时。

毫无疑问,现阶段的电动车,只适合短距离行驶,优势主要在于市区。而旅行车的用武之地是旅行,用几分钟加满一箱油,就能跑上七八百公里,即使把车开到130公里(我国)、140公里(法国)或180公里(德国),即使把暖气开到最大,也毫无顾忌,没有丝毫后顾之忧。

在欧洲旅行时,我注意到,那里的高速服务区,同样安装着充电桩,可据我所见,全部闲置。唯有市区充电桩,才偶尔能看见几辆车充电。

感受之三:沃尔沃的安全保障名不虚传。

在安全方面,恐怕没有哪家汽车制造商,能像沃尔沃这样注重。事实上,如今电动车引以为豪的驾驶辅助(它们开始将其称为自动驾驶,后来为了避免责任,才改口驾驶辅助),至少在10多年前,就已经出现在沃尔沃当中,只不过一开始比较稚嫩,还曾有过误操作,如今已经日趋完善。

我试驾的这辆车,具备L2级驾驶辅助,包括前后雷达、车道居中保持、交通标识识别、车道偏离预警、前方碰撞预警、后方碰撞预警、倒车车侧预警、主动制动、疲劳提示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、并线辅助和360度全景影像。

关于驾驶辅助,有2件事儿让我感触很深。

第一,倒车时,右后方有一丛灌木,系统认为我贴的太近,发出警告。我觉得无所谓,没加理会,系统随后踩了刹车,将车停住。我下车查看,发现如果继续倒,虽无大碍,可灌木的枝条,存在将车漆划伤的可能。

第二,它的自适应巡航为一键启动,用起来特别方便。此前,我曾试驾过一款30多万元的车,方向盘上是触摸键,触感比较含糊,且需要操作2个步骤,才能进入自适应巡航,非常啰嗦。

国产车的车机,内容丰富多彩,不仅能导航,还可以看电影、唱卡拉OK等。与之相比,V60的车机,显得比较保守。操作内容的重点,一是与驾驶有关,二是智能互联,后者配备安卓车载智能系统,语音控制的内容是导航、电话、多媒体,不能控制车窗与空调。

对于这一点,不同的人,有着不同观点。我的观点是赞同。因为,汽车的本质是行驶,应该把更多的成本,用于底盘、动力与车身,在此基础上,与时俱进,适当增加智能互联。如果本末倒置,把看电影、唱卡拉OK凌驾于行驶之上,这样的车企,我无法接受。

沃尔沃V60试驾感受:生活乐趣、驾驶乐趣与安全保障

当然,如果中控屏采用位置较高的横屏,就更完美了,便于观看,有利安全。

最后的总结:国际大品牌更值得信任。

许多经济轿车的核心价值,是代步。如果将其形容为“活着”,旅行车所带来的,是“生活”。

旅行车具备特有的乐趣与实用,而沃尔沃在安全方面的良好表现,更是V60的亮点之所在。

通过这次体验,不仅让我再次感受到旅行车的精彩,更让我坚信国际大品牌的价值——它确实不便宜,但它在许多普通车主“看不见”的地方,物有所值。

更多内容:沃尔沃V60车型配置盘点。点击下图可直接进入。

轿车当中的旅行版、或者叫旅行车,是欧洲很常见的车型,在我国的数量比较少,主要是奔驰、宝马、奥迪、大众和沃尔沃。除了一汽-大众的CC以外,全部是进口车。这些车在理念、品质、档次等方面,与路上司空见惯的车型,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。如果您注重氛围,追求个性化,且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话,不妨考虑它们。本文将其中沃尔沃V60的车型配置,进行一番盘点,供你选车参考。

涨价但只有800块,阿维塔11 2024这波升级够良心吗?

2024/5/28 14:48:20

理工男为何成为全球销量冠军:以技术为本

2024/5/28 14:51:42